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自在獨行讀后感4篇 對于自在獨行的讀后感,供大家品鑒。
自在獨行讀后感1
讀完這本書的每篇文章,會發現許多從小生活里悟出的大道理。書中很多的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不曾經歷過的。書中開篇描寫母親的有一段文字,動情地描述了當時母親獨自拉扯子女長大的不易,仿若那架紡車正在我們耳邊響起。從細節中描寫出母親在“我”記憶中生活的不易和艱難。
賈平凹在書中說:“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,而是無知己,不被理解?!比嗽诔砷L就在一步步給自己修建堅固的堡壘,一步步走進孤獨。一個人過著燈紅酒綠、盛友成群的生活,恰恰最孤獨。因為在一片燈火酒綠的迷幻下,看不清周圍的一切。他們的孤獨,是內心的不真實。此時,你何不換個月朗風清的地方,享受與朋友對生活的樂趣。
書中每一篇的文章都非常有意思,關于父子、孩子、女人、房子等等,作者總能以自己狹義的方式來談這樣永不會過時的話題,也顯得十分有趣?!笆郎系氖?,認真不對,不認真更不對,執著不對,一切視作空氣也不對,平平常常,自自然然,如上山拜佛,見佛像了就磕頭,磕了頭,佛像還是佛像,你還是你——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”。平常心對待生活里的一切,就像看客一樣,才不會累。
比較喜歡文章里有幾篇這樣的描述,《說孩子》篇里,“一個家庭組合十年,愛情就老了,剩下的只是日子,日子里只是孩子?!薄叭说男氖且惠呉惠呁绿鄣摹??!墩f美容》篇里,“戲比生活逼真,謊言比真理流行?!薄段逦断铩菲?,“妻子依舊是乳,丈夫依舊是水,水乳交融,誰都是誰的俘虜;一個不笑,一個不走,兩個笑了,孩子就樂,出來給人說:爸叫媽是冤家,媽叫爸是對頭?!鄙罾锞褪沁@樣平常的細節,才是大樂。
孤獨有許多種。人一出生,父母親人陪伴著走過了人生的多個站點;長大成人,愛人孩子又陪伴著走過了人生的多個站點;老至垂暮,或許是醫生護士陪伴著走完人生的旅程。我們在一步步失去,一步步邁向死亡?!霸介L大越孤單”,我們在歲月的流逝中體會孤獨??蛇@孤獨,卻是你必須經歷的,何不從容面對?
自在獨行讀后感2
近幾日,一直在看賈先生先生的散文集《自在獨行》,我也曾看過一些關于孤獨的書,百年孤獨、你的孤獨雖敗猶榮、孤獨的領導力。
一致認為孤獨是一種心境而非外在表現,是一種心無所依的狀態,孤獨不是孤單,也不是寂寞。它與孤單不同,一個孤單的人未必就孤獨。它也許應該就像賈先生先生的散文集《自在獨行》一樣,給人一種內心的寧靜自在。
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,忽生忽死,忽聚忽散,短短數十年里,該自在就自在吧,該瀟灑就瀟灑吧,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,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了——賈先生《自在獨行》。
散文集《自在獨行》是賈先生40多年來創作的散文精粹。書中,他研磨孤獨,收獲自在,致每個孤獨的行路人。賈先生先生素來喜靜,最怕有人來敲他的房門。讓他覺得自在的,要么是行走于萬水千山,要么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。他其實也喜歡熱鬧,只是他的熱鬧并不是燈火燦爛,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。
全書寫情感、聊愛好、談社會、說人生,有俗世的智慧,也有生活的趣味。作家以一個獨行者的身份,完美展現了個人與世界相處之妙,從孤獨、行走、生死、慈悲、天地、人文等角度,給內心孤獨焦躁者以心靈的安慰。全書文字通俗質樸,作者筆下的每一座山都擁有特立獨行的靈魂,每一朵花都是不同樣的婀娜,每一株草都是別樣的蒼翠欲滴。一花一世界、一葉一菩提,大抵如是。
生活的美。在于用一顆平常心去體驗和感受他的真實,真實的無華、率真、自然,真實的得到與失去,真實的喜悅與悲苦。一處風景,一場夢,一件作品,一餐美食,一個孩子的笑臉……,美存在著;錯過一班車,朋友間的誤會,走路摔了一跤,被潑婦狠罵一頓,……美也存在著。換個角度,換種體驗方式。美,需要尋找和發現。
世上的事,認真不對,不認真更不對,執著不對,一切視作空也不對,平平常常,自自然然?!庇闷匠P?,過自自然然的生活,這是賈先生先生以及許多先生要告訴我們的。
看完全書,給人一種悠然見南山的舒適感,莫名的使人內心變得波瀾不驚。唯一有些遺憾的是書中的新作極少。雖然篇篇是好文,讀起來韻味十足,但心里仍期待更多新作。每個年齡段對人生的感悟自是不同,希望能聽到賈先生先生更多的心聲,引著自己少一分執念,多一些豁達,自在前行。
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全書最后的四句話:
從容是真,寬釋是福?
有敬無畏,樂而忘憂?
人最大的“任性”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,只有這樣,人才可以說,我這一生不虛此行。
自在獨行讀后感3
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,看完了《自在獨行》——寫給每一個孤獨的行路人。
很久沒有看完一本書了,懵懵懂懂看完也覺得沒啥收獲,本來不打算寫讀后感,但是喜歡寫讀后感強迫癥的我突然意識到,沒有收獲也是收獲,于是又開始叨嘮兩句。
沒有收獲,那是因為你可能沒有認真去看,仔細去讀,身心不在書本,體會從何而來。確實,我都是挑著看的,有些寫的很幽默,有韻味我邊看邊笑,忍不住念出來;有的文鄒鄒,一個石頭寫的多寶貝,感覺太矯情,就直接跳過。我想這不也是看書的一種方法嗎,不要糾結于收獲,更不要糾結完完整整看完,享受過了便是。也許某一日,你又會忍不住重新讀起,又有不一樣的體會。
讀書真正的收獲不是當下看完的時候,而是在未來某一日,你讀過的書,走過的路,變成了你特有的容顏,散發出你獨有的味道。
回過頭仔細想想,整本書作者分為五個板塊,分別闡述生命地睿智,人生的悲心,大地的魂靈,萬物的情懷以及天空的禪意。從講述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到后來成為作家經常獨處的生活日常,在作者眼里,一塊石頭,一片樹葉,一個書桌,一把琴都是有生命的,與之對話,一起生活。能夠寫的如此栩栩如生出神入化,作者肯定是用心觀察過,研究過,只有用心生活的人才會努力去發現生活的美。每一個在我們看來如此普遍,如此不值一提的事物,在作者眼里都是生命的象征,都是有使命的。所以一個人的時候,作者不覺得孤獨,因為陪伴他的已經太多。我們之所以覺得作者矯情,只不過境界不同罷了。
我們也許應該向作者學習,學習如何獨處,如何善待生命,如何熱愛生活。
自在獨行讀后感4
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,忽生忽死,忽聚忽散,短短數十年里,該自在就自在吧,該瀟灑就瀟灑吧,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,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。
——賈平凹
人生在世,有許多不如意,能給自己的或許只是一份自在,不必在意眾多人的想法,不必考慮太多的事故,一本書,一杯茶,一個角落,享受那份怡然自得。
賈平凹是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家。他的小說創作成就斐然,散文創作也毫不遜色。近日在讀他的散文集《自在獨行》,一次次心靈的碰撞,一次次淚水浸濕衣襟。在感動之余收獲了一份心靈的自在與安寧。
賈平凹的這本書要寫給生命中的每個孤獨的行路人。他在其《舍得》篇中寫道:“會活的人,或者取得成功的人,其實懂得了兩個字:舍得。不舍不得,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?!彼谄洹杜笥选菲姓f道:“人之所以是人,有靈魂同時有身軀的皮囊,要生活就不能沒有朋友,因為出了門,門外的路泥濘,樹叢和墻根又有狗吠?!倍谄洹逗米x書》篇中,他認為好讀書能識天地之大,能曉人生之難,有自知之明,有預料之先,不為苦而悲,不受寵而歡,寂寞時不寂寞,孤單時不孤單,所以絕權欲,棄浮華,瀟灑達觀,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。
一本書,有不同的感悟,有人生哲理,有對愛的感動,也有對生活的態度,讀賈平凹的散文,不僅被他的語言魅力所吸引,為他獨特的感悟而拍案叫絕,更可以獲得人生的啟迪。